《2016中國食品產業發展趨勢報告》顯示:中國食品“走出去”進程逐漸在加快!
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,隨之而來,中國食品產業也呈現出相應的變化與趨勢。中國的食品企業如何應對這些變化?如何將挑戰轉化為機會?實現更大的發展,這正是中國食品產業面對的重大課題!2016中國食品產業發展趨勢報告》對于未來中國食品產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詳細闡述。
趨勢1
中國經濟進入“新常態”,食品產業需求增長預期放緩,未來發展更加依賴“價值驅動”
總體來看,未來的食品產業需求增長,與經濟總體增長相類似,即由過去的“數量驅動”,逐漸轉化為“價值驅動”;由“吃得多”向“吃得好”轉換。
從整個食品行業來看,未來一段時間,隨著經濟下行壓力,食品行業發展增速和盈利水平將出現回落。相比較于前幾年,行業發展速度出現比較明顯的下滑。具體表現為:銷售收入、凈利潤增速雙雙放緩;盈利能力持續下降,毛利率、凈利潤率和ROE指標下降,整體費用率上升;存貨占收入比例上升,現金流量下降。
趨勢2
更加注重利用好“兩個市場、兩種資源”,中國食品產業“走出去”進程加快
據中國輕工網報道,2016年1—4月,全國食品行業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日本、香港、臺灣、美國、韓國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、德國、泰國、荷蘭、俄羅斯等地區。其中,對日本出口同比增長-4.88%;對香港出口同比增長1.14%;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長-8.49%;對韓國出口同比增長6.87%。
趨勢3
國內食品消費不斷升級并逐步走向成熟,食品消費在品類、渠道和區域上都呈現了比較明顯的分化
隨著國內供需狀況發生改變,以及國內食品消費不斷升級,在經濟新常態下,食品在消費品類、消費渠道和消費區域等方面將呈現分化的趨勢。
一是食品消費品類出現分化。隨著食品消費市場逐步走向成熟,一般性、溫飽性的支出比例逐漸減少,體現生活質量和生活方式的消費支出的比例逐年增加。在食品飲料中,酸奶、飲料、瓶裝水均出現消費升級的現象,高端單品的市場比例顯著上升,比如酸奶銷量的38%來自高端單品。而進口產品,也占據了這類高端單品中的很大一部分,并且增長速度比國產產品更快。另外,近年來,健康性、功能性、有機性食品成為行業寵兒,一些企業依靠健康食品飲料逐步成長為細分行業的巨頭。
二是食品消費渠道出現分化。近30年間,在食品零售環節,新型渠道的持續擴張,形成對傳統渠道份額的不斷蠶食。目前,傳統雜貨店和大賣場的銷售增長普遍放緩;相比之下,超市、小型超市和便利店的銷售增長加快,漲幅高達9%。
三是食品消費區域的分化。2014年,一、二線城市的零售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僅為2%,而中小城市(三、四、五線城市)高達7.7%?焖傧M品企業,包括食品飲料企業,正在重新布局市場營銷和銷售資源,向中小城市發展。另外,從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食品消費對比情況來看,農村居民食品消費的增速也將超過城市居民,市場潛力巨大。
趨勢4
人民幣升值預期可能發生逆轉,并對食品企業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
在過去的2年內,中國經濟緩慢發展已經對于食品行業發展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。同時,人民幣升值預期的逆轉,在農產品進口需求、原材料成本、境內外融資以及海外兼并重組計劃等諸多方面,將對中國食品行業的未來發展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。
在飲料方面,近年來,關稅降低導致進口葡萄酒的競爭力加強,并擁有了一批忠實的客戶。人民幣貶值使部分葡萄酒進口商,考慮提高價格以獲取更多的利潤。這會給國內的葡萄酒品牌帶來機會,尤其是那些中低端葡萄酒,國內消費者對于價格敏感度相對較高,國產葡萄酒或將迎來市場占有率的提高。對于國內啤酒制造商來說,人民幣貶值使得進口大麥價格上升。例如,青島啤酒的原料為進口大麥,占據了成本約8%,而這一比重將持續增加。而白酒行業的高利潤外加人民幣貶值的大環境,使該行業備受外國投資者的青睞。政府對此方面的管制力度不大,使得白酒資產變得更有吸引力。在酒水消費人群年輕化及酒水銷售多元化的背景下,功能性解酒飲料也取得了高速蓬勃的發展勢頭,例如解酒品牌甘得樂,在短短的2年時間里,憑借其醒酒功效和健康養生理念,迅速成為中國解酒市場的領軍品牌。
趨勢5
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視,政府加快推動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
在逐步擺脫“不夠吃”的問題后,如何破解“不敢吃”的局面,成為中國食品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。在過去幾年,由于食品供應鏈各環節的利益分配失衡,再加上監管不力,造成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,對行業發展和消費者的信心造成了負面影響,也愈發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。
趨勢6
中國農產品和食品的全球化程度已經很高,國內外市場的相互影響在加強
由于中國和全球的供應日趨緊密,中國從海外進口更多的食品,已經成為很多國家和企業的關鍵市場?傮w而言,雖然中國對于全球食品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,還不及對礦產品價格影響那么顯著,但在某些特定品種,例如大豆,價格影響力已經非常接近。
趨勢7
電子商務正在重構中國食品產業,以迎合“千禧一代”消費者的需求
相對于傳統零售渠道,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交易額正逐年快速增長。而中國食品電子商務正逐漸發展成為整個電商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。根據Euro monitor的數據分析,中國消費者消費習慣由線下到線上的轉移使得2014年線上食品銷售額增至667億元,同比增長49%。
趨勢8
中國食品產業正面臨全面轉型的壓力,需要積極創新推動商業模式升級
由于產品同質化、企業競爭不斷加劇以及經營成本的不斷抬升,中國食品產業正在遭受“成本地板上升”和“價格天花板下降”的雙重擠壓,行業收入和利潤雙雙下滑!爸袊圃臁币呀泦适У驮蟽r格、低勞動力成本的競爭優勢,倒逼中國食品產業必須直面30年來最艱難的轉型期。即擺脫以依靠“同質化、價格戰”為主的終端競爭,需要積極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,依靠智能化、信息化、網絡化重構企業商業模式,轉向“整合優化產業鏈”的價值競爭。
趨勢9
中國食品產業進入了加速整合的發展階段,各個細分領域、各個產業環節都將面臨新變化,行業領先者將處于更加有利的發展地位
經過10多年的快速發展,中國食品行業的整體規模取得了極大的進步。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分析,2014年,中國食品飲料行業整體收入達到36494億元,利潤總額達到3296億元。與此同時,一些食品細分領域的行業集中度也達到很高的比例。比如,啤酒TOP5市場份額接近70%,乳制品TOP5市場份額超過60%,茅臺、五糧液占據高端白酒市場90%以上,與其對應的解酒飲料甘得樂占據市場70%。食品產業發展體現出越來越強的馬太效應,強者越強、弱者越弱。
從行業細分領域來看,目前集中度程度不是很高的調味品、屠宰及肉制品加工、冷鏈物流、休閑食品及功能飲料等細分行業領域,都存在較多的產業整合的發展機遇。(中國食品報 董亮)